卷九 英雄
夫草之精秀者为英,兽之特群者为雄;故人之文武茂异,取名于此。是故,聪明秀出,谓之英;胆力过人,谓之雄。此其大体之别名也。
若校其分数,则互相须,各以二分,取彼一分,然后乃成。何以论其然?夫聪明者,英之分也,不得雄之胆,则说不行;胆力者,雄之分也,不得英之智,则事不立。是以,英以其聪谋始,以其明见机,待雄之胆行之;雄以其力服众,以其勇排难,待英之智成之;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也。
若聪能谋始,而明不见机,乃可以坐论,而不可以处事。聪能谋始,明能见机,而勇不能行,可以循常,而不可以虑变。若力能过人,而勇不能行,可以为力人,未可以为先登。力能过人,勇能行之,而智不能断事,可以为先登,未足以为将帅。必聪能谋始,明能见机,胆能决之,然后可以为英:张良是也。气力过人,勇能行之,智足断事,乃可以为雄:韩信是也。
体分不同,以多为目,故英雄异名。然皆偏至之材,人臣之任也。故英可以为相,雄可以为将。若一人之身,兼有英雄,则能长世;高祖、项羽是也。然英之分,以多于雄,而英不可以少也。英分少,则智者去之,故项羽气力盖世,明能合变,而不能听采奇异,有一范增不用,是以陈平之徒,皆亡归高祖。英分多,故群雄服之,英才归之,两得其用,故能吞秦破楚,宅有天下。
然则英雄多少,能自胜之数也。徒英而不雄,则雄材不服也;徒雄而不英,则智者不归往也。故雄能得雄,不能得英;英能得英,不能得雄。故一人之身,兼有英雄,乃能役英与雄。能役英与雄,故能成大业也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子
- 诗经
- 周礼
- 仪礼
- 论语
- 尔雅
- 汉书
- 南史
- 汉官六种
- 明季北略
- 贞观政要
- 十六国春秋
- 越绝书
- 地理
- 水经注
- 武林旧事
- 都城纪胜
- 通典
- 读通鉴论
- 传习录
- 春秋繁露
- 兵家
- 练兵实纪
- 历代兵制
- 何博士备论
- 法家
- 商君书
- 难经
- 千金方
- 奇经八脉考
- 洗冤集录
- 饮膳正要
- 肘后备急方
- 撼龙经
- 渊海子平
- 滴天髓阐微
- 神峰通考
- 疑龙经
- 焦氏易林
- 古画品录
- 谱录
- 书目答问
- 鬼谷子
- 淮南子
- 颜氏家训
- 论衡
- 夜航船
- 名贤集
- 陶庵梦忆
- 人物志
- 南越笔记
- 类书
- 艺文类聚
- 三国演义
- 搜神记
- 封神演义
- 镜花缘
- 喻世明言
- 初刻拍案惊奇
- 新齐谐
- 子不语
- 东游记
- 孽海花
- 花月痕
- 穆天子传
- 海上花列传
- 女仙外史
- 雷峰塔奇传
- 大唐新语
- 河东记
- 白牡丹
- 海国春秋
- 北史演义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五灯会元
- 知言
- 老子
- 阴符经
- 列子
- 神仙传
- 云笈七签
- 悟真篇
- 亢仓子
- 昭明文选
- 伯牙琴
- 文心雕龙
- 沧浪诗话
- 词源
- 诗词
- 隋代
- 近代